2)第250章 学习使我快乐.jpg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一些问题了。

  陆时羡颇为好奇地关注起了这个时期。

  他的崛起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发生。

  商品滞销、物价猛跌、银行倒闭,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衰退。

  整个欧洲似乎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古典经济主义直接被拉下神坛。

  但这个男人出现了。

  他带着七彩虹光出现了。

  一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拉开改革的序幕。

  它的出现直接宣布了自由放任学派被摒弃,萨伊定律被否定。

  人们在凯恩斯就业通论中得到政策:放弃自由均衡原则,实行国家干预手段,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最终实现充分就业。

  他认为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并不是制度上的必然产物,其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

  所以凯恩斯就业通论真正的说的是有效需求理论。

  他认为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一般情况下,由于投资不足以弥补收入与消费的缺口,总需求决定的就业水平就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整个经济也就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简单的说来。

  就业岗位的多少来源于社会需求的大小。

  那么失业必然就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

  而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和收入有直接关系。

  收入增长必然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长。

  但人们显然不会有多少钱用多少钱。

  于是收入增量会大于消费增量,之间的差额就是需求不足的表现。

  需求不足自然带来就业的困难,这个时候需要投资需求进行弥补。

  我们通常能在电视或者报纸里听到拉动内需的字眼。

  实际上两者不能说毫无关联,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给予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终会被时代所抛弃。

  随着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行,凯恩斯理论遭到了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挑战。

  “经济学发展到目前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类似于百家争鸣,各种学派争相出现、遍地开花。”

  “新奥地利学派也被称为是维也纳学派,以哈耶克为掌门人。他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由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可知,国家利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会导致经济周期的产生。”

  “货币主义学派货币也叫新芝加哥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人物。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是影响经济最重要的因素,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水平产生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的均衡状态。

  “新剑桥学派自称为现代凯恩斯主义,以罗宾逊、斯拉法、卡尔多等人为代表提出了分配理论,主张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分配问题。此理论主张国家出面干预经济,对收入进行均衡分配。”

  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后。

  寝室里,常文超上完体育课,刚从球场回来。

  满头大汗的他直接干了三大杯饮用水。

  陆时羡看着正在喝水的常文超忽然想起了什么。

  “老三,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你喝第一杯水时是不是觉得很满足?”

  “然后喝第二杯就感觉不是很渴了?”

  “第三杯是不是肚子就有些发胀了?”

  常文超看着他发出了迷之疑惑,然后给他丢下一句话。

  “我怕你是吃的有点发胀哦!”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