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元培学院最后的倔强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一真反向加油了,我就没脸见人了。”

  陆时羡说的是心里话。

  万一他学位论文答辩失败,这很有可能成为黑历史。

  哪怕以后他功成名就,这件事被当做鸡汤,也很羞耻有没有。

  常文超却带了个好头,直接说了一句话,引得其他人摆好了队形。

  常:“这有区别吗?”

  林:“这有区别吗?”

  张:“这有区别吗?”

  元培学院的工作效率高的惊人,还没有到半个月就向他发来了答辩通知。

  “陆同学,根据学院安排,拟定于中秋节后,也就是在9月15日,正式开始你的学位答辩。”此时袁青梅说话的语气带有一些感慨。

  在燕大,江山代有才人出是常态。

  在过去,提前毕业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

  但是自元培学院成立以来,陆时羡还真是第一个提前毕业的。

  不管后来有没有来者,起码是前无古人了。

  陆时羡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在图书馆里看书。

  而他在一个星期前就准备好了答辩ppt、论文纸质版及论文陈述等有关于答辩的若干准备。

  然后又花了一天时间,专门写了一篇致谢。

  没错,燕大无农学。

  有的交叉总比没得叉要好吧。

  他已经决定在植物学上越走越远。

  恰好和他之前的预想一样,如今看来似乎真的一语成谶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时间基本都花在阅读植物学前沿论著上了。

  还别说,几天下来,笔记本上倒记了不少东西,真的有所收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近在植物激素方向的研究给予了重视和支持。

  2007年,委员会启动了“植物激素作用分子机制”的重大研究计划。

  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对各种植物激素建立了生物合成模型并也发现了各种植物激素修饰、失活甚至降解的多种途径。

  2009年,国内外的科学家争先研究并解析了生长素和aba受体的蛋白结构。

  过去,在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和分子机制领域,国内的研究水平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大部分植物激素受体被国外的生物学家发现。

  但随着最近几年科研和人才投入的不断增多,在植物激素研究领域,我国对植物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的遗传调控网络的研究取得较大突破。

  目前与国际高水平实验室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这也同时坚定了陆时羡留在国内学习的信心。

  9月15日,早上。

  终于到了最后学位论文答辩的时候。

  陆时羡身着正装,前往临时通知的答辩地点,元培学院三楼大会议室。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生科学院学习。

  如果答辩通过,他将成为徐志鸿院士的学生。

  徐志鸿从燕大校长位置退下来之后,回到生命科学学院继续任教。

  也就是说,本学期一结束,他就将被破例推免到燕大生命科学学院攻读植物学硕士研究生。

  兜兜转转,他又将成为生科学院的学生。

  在这里举行答辩,或许是元培学院最后的倔强。

  此时在学院楼道里穿行的基本都是近两年的新生。

  看着陆时羡穿着正装,昂首挺胸从他们走过,一个个皆是投去注目礼。

  “社会人士还能进我们学院吗?”一个学妹好奇地说出心里的疑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