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势要冲破鄙视链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力的找到了自然科学部类书架。

  由于经验丰富,只是稍微扫视,就来到此行的目的地。

  “生物科学,来了老弟。”

  一本本书就像娇翠欲滴的佳人靓女,看的他双眼发光。

  《普通生物学》、《植物学》全版、《生化原理》、《植物生理学》、《普通动物学》、《基础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进化》

  看到这些书,陆时羡心中已经极为满意了。

  就算这里的配置还是不是齐全,没有国际通用教材名著和生物竞赛专用辅导书,但也无所谓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都是构成生物学这座大厦的基石,将它们吃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有些书他曾经拜读过,比如《普通生物学》。

  这是大学的入门教材,现在通用陈版,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学习有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夯实基础的重中之重。

  又比如《细胞生物学》,国内研读细胞的圣经,有一句话深刻说明了它的地位。

  一书在手,细胞无惧。

  还有《植物学》,陆时羡当时废寝忘食拜读一个月的神书,因为他是颜值控。

  这本书的内页和封面精美程度在所有相关专业书籍里能排前三。

  但也有些没有多少接触的书籍。

  《普通动物学》就是其中之一,植物都研究不明白,他那时候还真没空研究什么动物。

  所以说农学涉及到生物学的部分其实很浅显,毕竟一个研究应用,一个研究理论。

  混迹圈内有些年头,陆时羡明白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鄙视链。

  做结构模型的鄙视跑回归分析的,跑回归分析的鄙视做案例分析的。

  做因果的瞧不起做相关的,做实验的瞧不起看观测的。

  做理论研究的看不上做实际应用的。

  当然这是最浅显的一种鄙视链。

  学校、学院、学科之间就不说了。

  就连生物学里不同研究方向也是,研究生物物理的看不起生物化学,研究生物化学的看不起生物技术

  诸如此类,还有科研成果、课题组成员地位、课题大小种种鄙视链。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研圈亦不例外,外界盛传的科研生活的简单和纯粹实际上是外行人看热闹。

  但有一点他很确信,那就是他这一世誓要理论和应用同修,读最好最大的学校,尽最大努力当老板,发最好的期刊,彻底摆脱鄙视链。

  似乎扯远了,陆时羡现在的规划并没有到这个层次来。

  先老老实实看懂这本《普通动物学》再说吧。

  这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效率很低。

  陆时羡拿出笔,在崭新的笔记本上慢慢定下后面学习的次序。

  生物竞赛固然重要,但高考内容也不可或缺。

  毕竟,他也要走少年班的路子,哪怕只有一年的机会,他也不想放过。

  两条路走路,才能走的更稳当,之前的他的考虑还有些不稳妥之处。

  今年的高考已经早中考之前结束了,少年班需要70%的高考成绩,所以他要尽量在明年高考考出尽量好的成绩。

  但生物竞赛的联赛恰逢也是五月中旬,只有到了国赛取得金牌前五十名,才有机会获得保送资格,他的成绩才有意义。

  通过联赛才能进国赛,两个关键时间节点非常靠近。

  那么这就有些尴尬了,逼迫他双线作战。

  可他是重生回来的,如果连这点挑战都克服不了。

  甚至连参与的勇气都没有,他真的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