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4章 天时地利人和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马玉恒人老成精,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过这次的机会也很难得。”

  “虽然不是遗传学会大会,但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差不多是里面最有份量的分学会。”

  “我找人问了一下,说是总会的副理事长张齐法院士特地点了你的名,他是这次大会的会长。”

  陆时羡有些犹豫,他在耶鲁的局面刚刚打开,要是现在回国,必然要耽误不少的时间。

  马玉恒对此早有预料,于是继续加大火力。

  “还不是你在science封面上发的成果给某些人造成了一些压力,平时他们在国内自己玩自己的也就算了,谁知道现在出了你这么个怪胎,居然在基因测序领域玩出了花,一下子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次,他们如果还想忽略你的名字,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反正我收到的消息是你暂时没有参与国外特邀报告的资格,但大会组委会邀请你参与六个专题报告中的第一个:genomesequencingandnewtechnology(基因组测序与新技术),破例给你安排了一个三十分钟的报告。”

  “这……”陆时羡一下子懵了。

  他又不是圈外人,是知道三十分钟的份量的。

  能在这种全国性年会上作30分钟特邀报告的,无一不是某个领域的大牛级别人物。

  能做20分钟专题重要报告的,最低也是在当年做出突出成果的小牛级别人物。

  至于15分钟的研究生报告,那是从数以千百计的投稿中选出个位数的几份,实力和背景兼具才能获得这个机会。

  也就是说,他虽然名义上是专题报告,但却享受了国外特邀报告的标准。

  于是,陆时羡非常从心地答应了马玉恒的邀请。

  没办法,他压根没有太多拒绝的理由。

  一是来自母校的邀请抹不开,马玉恒过去待他也不错,他这个面子还是得给一下的。

  二是大会组委会给的诚意也很足,能在不主动打招呼的情况下给到这个待遇,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三是他还从没有亲身参与过这种级别学术会议的经历,过去虽然参加了不少次,但都是以观众的身份,但这次却不同。

  就在陆时羡给予明确答复的第二天,就已经有大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与他接洽,进行相关的沟通协调工作。

  他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给组委会提交一份研究论文,然后在会场指定地点报到注册并参与欢迎晚宴。

  至于具体会议时间安排会在定稿公布后第一时间通知到他。

  恰巧耶鲁大学植物遗传实验室这边又给了一个月左右的假期。

  这下,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陆时羡收拾行李准备先从米国润了。

  按照他原先的计划,第一站必须先回老家慰问夏秀满和陆建国两位老同志。

  只不过他很快就被告知,金陵到米国的第一条直飞航线在今年六月才会开通。

  于是,他不得不先更改自己的行程,先去燕京中转一下。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路过燕京,不去看望恩师有点说不过去。

  陆时羡最终定下了自己回国的第一站,燕京大学。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