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3章 好人做到底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赫伦斯教授其实也在实验室里任职。

  实话说能够一起走到现在都很不容易,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梅林很快就答应了下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一直是陆时羡最忠实的队友了。

  他的性格也注定会是陆时羡最得力的助手。

  不过,现在整个团队加起来也只有两个人,还需要继续招人。

  他对自己即将主导的项目野望满满,也是他进一步积累学术资本的关键一步。

  按照陆时羡的想法,是在植物遗传实验室招够四个小组,也就是说一共需要至少十六个人。

  这个配置才配得上陆时羡所申请的项目规模,不然光靠他们几个人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工作量。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招了一圈人下来,压根没有多少研究生愿意加入他们的项目。

  本来靠着重点项目的名头还是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但当他们发现项目横跨干细胞和植物遗传和发育,顿时走了一大半。

  再一看,项目负责人居然比自己差不多大,又走了不少人。

  能留下来的几乎都是混运气的歪瓜裂枣。

  “这就有点不好办了,看来陆博士你的名头还是不够响啊!”梅林倒还有心情打趣他。

  陆时羡无奈地摇摇头,也有些没办法,他当然知道原因。

  一是自己还没能证明在科研项目上的领导能力,就算是上一篇论文也只是跟着团队扬名,很多人的关注点在他的人种而非能力上。

  二是目前植物干细胞研究的一个主要瓶颈在于干细胞数目非常少。大多数植物的茎尖分生组织体积较小、细胞解离难度比较大。这就导致用于进行细胞及分子层面的研究标本直径往往大小不足100μm,从植物原生质体中获取到干细胞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难度。

  三是植物遗传实验室的积累太雄厚,可供选择的项目太多了,这些研究生可选择余地很大,所以可以根本不鸟他,毕竟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这也是现今植物领域在细胞和分子层面一直鲜少有突破原因,关于单细胞测序才刚刚在全球吹起第一把火,全球累计发表文章尚不足百篇。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些文章里,就算算上陆时羡上一次发表的那篇,与植物有关的研究文章不足一指之数。

  现在有人对此存在疑虑,也是极为正常的。

  这时,他总算体会到之前山中伸弥分享经历中的无奈了。

  初生研究团队需要经历太多困难,才能慢慢走向成熟。

  难不成还跟ucd时期“依米”项目一样,去找本科生参与?

  陆时羡摇摇头,的确可以这样做,但此时的情况与那时又不同,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知识积累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起来的。

  陆时羡真的没时间在这上面浪费,他现在的精力和时间比之前更加珍贵。

  就在这时,梅林提了一个他之前并未想到的设想。

  “陆博士,既然植物遗传实验室招不到人,那为何我们不在干细胞研究中心招人呢?”

  “反正都要跨领域研究方向,从哪边跨不是跨?”

  “从植物遗传跨干细胞或是干细胞跨植物遗传有什么区别?”

  此言一出,陆时羡眼睛亮了。

  “对啊,送人送到西,好人做到底。”

  反正都已经要薅羊毛了,薅多薅少不都是薅?”

  “林教授,想必你也不想你的投资亏本的吧?”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