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为何晕倒_卿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太多。

  继而又说道,信上还说,贵妃娘娘便是平王府中的滢小姐

  这句一说出来,平王彻底不淡定了。

  他差点就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

  荒唐,是谁造的谣,本王一定要把他抓出来。信呢,拿来瞧瞧,本王要看看,是谁见不得本王好,要如此挑拨本王与父皇的关系。

  回殿下,信已经烧没了。

  一听说信已经没有了,平王还来不及放松,心里便警觉起来。

  既然有人送了信,这信有一就有二,皇帝也明显是有几分信的。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皇上醒后,解除自己的嫌疑,自己要如何解释才好。

  平王当着众人的面,又说了一大推的场面话,而后叫人到旁边偏殿,将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原来,如今平定了西北,因着玉太子一行就快要回来,大家都在商量着怎么论功行赏,和西北各部如何安排的问题。

  皇帝最近脾气暴躁,做事越来越没有章法,直接把人都叫来了御书房。

  在商议事情的时候,有个公公送来了信,皇帝看后气愤不已,当即便要去长秋宫对峙。

  没想到起猛了,顿时瘫在了椅子上动弹不得,去唤太医的时候,皇帝便吩咐何太傅带些人去长秋宫查探。

  只是人还没出门,皇帝便晕了过去,这才有了刚刚在长秋宫的那一幕。

  平王有些慌了,程雨滢就是程雨滢,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只要细查,便能查出蛛丝马迹,从而暴露出他们的关系。

  如今风口浪尖上,他也不能把那些见过程雨滢的人都处理掉,欲盖弥彰,更容易被人看出端倪。

  这件事,若皇帝不信,说有人栽赃陷害,手法看起来也确实拙劣。

  但是看起来皇帝是信的,他们却经不起查。

  如今程雨滢是不能出来了,柔贵妃这个时候也最好不要出面,因为上次的事,柔贵妃差不多就是被打入冷宫,这时候来掺一脚,不合适。

  皇帝跟前总得有人照顾着,那么这个人是谁便很有讲究了。

  不一会,听的外头有人报,怡嫔驾到。

  怡嫔是吴惜惜。

  吴家是程雨滢的人,平王想当然地便认为这是程雨滢的安排。

  外殿中,大臣们都不敢说话,静静地侯着。

  大家都回去吧,一切事项,等父皇醒了,再议。

  是,臣等告退。

  不一会儿,大殿里便空旷下来。

  吴惜惜守在一旁,宫女内侍轮着照顾皇帝,太医们不敢离开,也在一旁守着。

  傍晚时分,皇帝醒了。

  宫女内侍都遣在殿外。

  皇上,怡嫔娘娘有喜了。

  皇帝浑浊的眼睛亮了亮,甚好,甚好。

  吴惜惜坐在一旁,眼里亦都是喜悦。

  你们先出去,将何太傅唤来。

  其他大臣都离开了,只有何太傅几个内阁大臣还在,这会一听说皇帝召见,立马便进来了。

  见着皇帝,将所见所闻事无巨细都说了一遍。

  何太傅走后,一名侍卫进来了。

  平王呢

  在偏殿。

  一直都在

  是。

  可见了什么人

  见了。

  让他回去。将那些人全部拿来见朕。

  是。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